西行的草原帝國

來源:新三才

  眾所周知,游牧民族在人類發展史上,在極長時間裏,相對於農業文明一直扮演著破壞者的角色。作為四大文明中心發展中的配角,他們從西元前2000年一直到上個世紀,都活躍在世界的舞臺上,從世界的範圍講,歷史上的這些游牧民族大體可分為三部分,一是南俄羅斯草原的阿利安人,一是阿拉伯半島族,再有就是我國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了。其中中國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中的三大民族,令歐洲人聞名色變的匈奴、稱雄西亞突厥和橫掃蒙古,由於對整個世界發展所產生的重大影響而備受世人關注。

一、匈奴突厥蒙古族,三大名族的由來和關聯

  民族與人種不同,是在長期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擁有「共同的語言、地域、經濟生活、心理素質」的「人們集合」。其中共同生存的地域是民族共同特徵形成最主要的因素,沒有它就無從形成共同的語言、共同的經濟生活、共同的心理素質。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曾經水草豐美、廣闊無垠的大草原鑄就了中國北方各民族粗狂、豪放的獨有性格。但這些游牧民族並不應該是天生就生活在北方草原的。從人類適應和改造自然環境的能力是一個不斷增長過程來看,人類的活動區域由相對溫暖的地區逐漸向生活條件艱難的嚴寒地區擴張是符合客觀規律的。基於這一點,匈奴蒙古族的遠祖都是從中原地區遷移到北方草原的。對此,我國史書上也有很多記載。《史記‧匈奴列傳》:「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等等。

  匈奴蒙古:在匈奴突厥蒙古三族中,匈奴蒙古族的關係是清晰的。在存在時間上略早於匈奴族崛起的是東胡族。東胡族在被匈奴擊敗後,餘部中兩支東退到東邊的烏桓山鮮卑山,後形成烏桓鮮卑兩族。東漢時期,烏桓族協助漢朝趕走匈奴,後南遷,融入中原鮮卑族則迅速崛起,填補其空白,稱雄塞北。四世紀西晉滅亡後,鮮卑族主體南下,參與中原爭霸,陸續在華北地區建立前燕代國後燕西燕西秦南涼南燕北魏等國。而漠北的霸權則被鮮卑族中的一支——柔然人繼承。西元552年,柔然人被曾經為他們專門打造刀劍的「鍛奴」的突厥族所擊敗,主體又分裂成南北兩支。南支發展成為契丹族,北支逃至大興安嶺發展成室韋,即為蒙古族祖先。

  匈奴突厥: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突厥人與匈奴蒙古人在外貌上完全不同,即使非專業人士也會認為他們屬於不同的種。既然我們已經推測匈奴蒙古來自於中原,那麼突厥人又是來自哪裏那?有些史書說,突厥匈奴的一支北逃至貝加爾湖一帶後,與狼交媾所生的後代;並用狼圖騰崇拜作為證明。

  與狼交媾自然是不可能的,但其中反映的一些資訊還是值得我們注意的。這就是北方的貝加爾湖匈奴一支和可能存在的與其他部族融合。如果加上現在很多學者的研究結論說突厥人屬於遠祖生活在伊朗高原東伊朗人種,以及當時大陸的民族變遷,我們有理由形成下面關於突厥人來源的推測:

  西元前四世紀,當亞歷山大擊敗波斯帝國的時候,東伊朗人中的一支,東遷到了貝加爾湖一代,與早就生活在那裏,且原本臣服於匈奴丁零人融合,形成突厥部落的核心——阿史那氏族。當西元一世紀,匈奴人敗走西方後,以阿史那氏族為核心的突厥人與丁零鐵勒等部落一起南下進入蒙古高原;隨後被當時稱霸草原的柔然人征服,成為「鍛奴」。再後來,突厥族逐漸發展壯大,最終取代柔然人稱霸中國北方草原。此說法不但可以解釋為什麼突厥人曾經是柔然人的「鍛奴」,而且可以解釋所謂突厥人為什麼是狼的後代。因為,如果突厥人真的來自波斯,那麼他們必然掌握了我們東方人當時所沒有掌握的煉鐵技術。而與狼交媾的傳說,則可能是東方人對移居貝加爾湖一帶東伊朗人的蔑稱。如此,一切關於解釋突厥人來源的要件具備;發生的一切與歷史相符。

  蒙古突厥蒙古族和突厥之間,在時空上和種族關係上,沒有什麼實質的聯繫。非要找到的話,只能說突厥人打敗過蒙古人的祖先柔然人;另外,蒙古西征的對象很大部分是突厥人。

二、匈奴突厥蒙古,三大民族的崛起

  匈奴當然是游牧民族中最早稱霸草原的。時期冒頓單于,已經建立匈奴奴隸制軍事政權;並在「白登山之戰」嚇的漢高祖魂飛魄散,不得不聯姻與匈奴。後來在漢武帝等的堅決打擊下,西元前57年,匈奴分裂成南北兩支。北支繼續據有漠北,南支則投靠漢朝東漢初的西元48年,被匈奴再次分裂為兩部,一部南下附稱為南匈奴,被漢朝安置在河套地區。西元89年到91年留居漠北北匈奴南匈奴聯合夾擊下,被迫西遷,從此北匈奴就從中國古書中消失。匈奴作為一個「朝代」也在中國歷史上銷聲匿跡了。

  在匈奴西行之後,先後有鮮卑烏桓柔然稱霸中國北方草原。由於當時的中國處於西晉東晉時期的戰亂之中,這些民族先後南下,參與中原戰爭,建立了極多的政權;多數最終與中原民族融合,成為民族的一部分。

  其實,若認真說起來,突厥人聞名的關鍵,是因為其生不逢時。因為,在其之前和在其之後,很多草原游牧民族都比他強大,甚至在中原地區建立了政權。而當突厥人崛起的時候,偏偏遇到了正如日中天的中原王朝。其與大王朝的戰爭所造就的李世民「天可汗」的榮光,恐怕是人們熟知匈奴的真正原因。西元六世紀,突厥人擊敗柔然,稱霸北方草原;鼎盛時期疆域甚至東至大興安嶺,西抵鹹海,北越貝加爾湖,南接阿姆河南。但這時,中原地區已經結束戰亂,走向了統一。這在客觀上沒有給突厥繼續南侵、入主中原的機會。至隋朝初年,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唐太宗更是在西元630年滅東突厥。其後,在軍和回紇的聯合打擊下,突厥徹底敗亡;餘部不得已踏上了西行的歸鄉之路了。

  在突厥西行之後,契丹等相繼崛起,稱雄草原。北宋末年,成吉思汗祖先的室韋諸部,開始西遷至蒙古高原中部。其後,蒙古族以勢不可擋之勢,開始了蒙古帝國的傳奇。

  為什麼當匈奴人消失不久,能夠在我國北方突然出現一個強大的突厥王庭?為什麼成吉思汗僅僅依靠一個小小的部落——黃金家族就能夠瞬間揚起蒙古族的大旗,稱雄?這恐怕是很多人心中的疑惑。要明白這一點就必須對這些「族」進行廣義上和狹義上的區分。我們歷史上常提到的「族」,應該是廣義上的,是指這個「族」建立的政權及被其征服所涵蓋的游牧民族。狹義的「族」應該是單指該民族本身。

  我們可以想見,在廣闊的中國北方草原上,原本生存著無數的部落或部族。基於人類發展歷史中存在的階段性原始,掠奪成為那個時代部落發展的必須手段。當其中一個部落足夠強大,並成功控制其他眾多部落,甚至建立了政權,那個區域便以這個民族的名稱統統冠之了。當然,他們的名字也隨著核心部落或民族的消亡或更替而改變。也就是說,無論是匈奴突厥,還是蒙古,當草原上的霸主名稱隨時代不斷變更的時候,生存在那裏的人的主體,並沒有根本的變化。

  進一步引申,我們甚至可以用描述中原歷史變更的方法,把匈奴突厥蒙古等稱呼,看做是北方草原上不同歷史時期的不同王朝。

三、匈奴突厥蒙古,三大民族的西行

  從西元一世紀匈奴敗遠遁,至十三世紀蒙古人西征,幾乎每隔六百年左右的時間,都有草原游牧民族從中國北方草原被動或主動地開始西行;如是者三。除了他們對西方世界所造成的巨大衝擊,這些民族的歸宿也一直牽動著人們的好奇心理。

  匈奴:西元一世紀,敗於東漢後的匈奴,哭泣著踏上了漫長的西遷之路。就在人們已經忘卻了的三百年後,匈奴人突然以迅猛之勢出現在歐洲大陸。將日耳曼蠻族趕出叢林,數次侵入東羅馬帝國,攻陷西羅馬帝國首都羅馬,使煊赫一時的羅馬帝國走向分裂、衰弱,直至滅亡。硬是把歐洲從落後的奴隸時代打進了封建社會。

  關於西行的匈奴人歸宿,我們可以這樣去想見:當時逃走的充其量是幾個部落,在漫長的向西遷徙的過程中,要維護族羣的強大,必然地與所經過的地區的土著人進行通婚。三百年的時間,上萬里的行程,征服過多的無數的不足都是後來出現的歐洲匈奴人已經不再是純粹的匈奴人了;只能算是具有某些匈奴人特徵的、特殊的族羣混合體。在這個混合體中,與上面提過的原因一樣,處於強勢地位的匈奴人成為這個混合體的代表或象徵。當已經不再純正匈奴族的統治崩潰,匈奴族作為一個民族也就消失在遙遠西方的民族海洋之中了。我們不否認有特例的存在,或者說有匈奴族成分相對集中的地區存在,比如有人說現在的匈牙利人,就是匈奴族的後代,但事情的實質只能說那裏的人具有一定量的匈奴人的基因。

  無論是南遷、西遷,或滯留草原的匈奴人,已經在漫長的歷史時間裏,通過婚姻、吞併、臣服、遷居等形式最後漸漸融合到了其他民族之中,應該是匈奴人真正歸宿。

  突厥:西元七世紀,敗於大突厥殘餘部眾大西逃,散居中亞,與當地部落一起建立了無數突厥汗國。其中,塞爾柱突厥人在西亞建立了強大的塞爾柱土耳其帝國;打敗東羅馬帝國,俘獲其皇帝羅曼努斯四世,加速了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塞爾柱突厥被滅亡後,原本臣屬於他的奧斯曼突厥部落崛起,連續征服巴爾幹小亞細亞大片地區,並於1453年滅亡東羅馬帝國,最終建成地跨三大洲、立國六百餘年的奧斯曼帝國,直至上世紀2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被滅亡。

  相對於匈奴人的形單影隻,西去的突厥人應該算是回到了他們的故鄉。而他們的故鄉也已經伊斯蘭化了。那些西行的突厥人只能依託部落保留一些自己獨特的傳統,但只能在《古蘭經》的悠揚中幻想祖先在中國北方草原曾經取得的輝煌。

  至於土耳其人說他們是突厥人的後代,不過是思念奧斯曼帝國曾經的萬里疆土罷了。

  蒙古:西元十三世紀,蒙古人先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的西征。第一次西征,翻越高加索山脈,在俄羅斯草原大敗欽察俄羅斯的聯軍;後分封四大汗國。第二次西征,大破波蘭日耳曼的聯軍,占領匈牙利,兵鋒直指威尼斯。第三次西征,攻陷巴格達大馬士革,飲馬地中海

  當蒙古帝國解體,那些曾經作為征服者的蒙古人絕大多數在當地定居,有的甚至整個部落地保留了蒙古族的傳統,成為當地少數民族之一。當然,也有的,如土爾扈特部,選擇了東歸。當大王朝建立,蒙古人只能重歸草原,彈唱著馬頭琴的悠揚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