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漢中防禦講解

來源:三國在綫
作者:材官

  一、必爭之地

  公元214年,益州劉璋劉備投降,蹉跎數十載的皇叔終於初步實現了隆中對中跨有,鼎足三分的目標。然而好日子沒過多久,就傳來了曹操大軍入漢中張魯遁走巴西的傳聞。一時之間中震恐,史載「中一日數十驚,劉備雖斬之不能止。」曹操漢中為何給地帶來如此大的驚慌,還要從漢中的戰略位置說起。

  漢中位於秦嶺之中,是漢水秦嶺中形成的一片沖積平原,四面羣山環繞,地形險要。漢中向北,有數條道路通往關中平原,自西向東分別是陳倉道褒斜谷駱谷子午谷;向東沿漢水而下,可抵達上庸郡;向西經武都連接隴右之地;向西南可經陽平關劍閣梓潼通往成都平原。從整體上看,漢中是連接關中地之間的橋梁,而無論對於關中還是地,漢中都是極其重要的戰略屏障。如果漢中掌握在曹操之手,地即直接面臨軍事威脅。事實上曹操漢中後不久,張郃即侵入巴西巴東,雖然被張飛擊敗,但也表明軍掌握着戰略主動,因此右將軍黃權稱:「如失漢中,則三不振。」,所言不虛。

  漢中對於劉備而言,可謂生死攸關的必爭之地。因而在公元217年,劉備諸葛亮坐鎮成都,自己親率大軍進兵漢中。然而軍在征西將軍夏侯淵的率領下據守陽平關,戰事進行的卻很不順利。為了打開局面,劉備張飛馬超吳蘭雷銅屯兵下辨,意圖攻取武都,切斷漢中隴西地區的聯繫,卻被曹洪曹休擊敗,雷銅陣亡,吳蘭逃入族部落後被殺,張飛馬超被迫撤退。

  劉備陽平關夏侯淵相持經年,毫無戰果,又生一計,派陳式等十餘營襲擊馬鳴閣道,結果很不幸得遇見了徐晃,被打得「自投山谷,多死者」。劉備又率精兵萬人,夜襲廣石張郃軍營,還是不能攻克。兩軍相持至公元219年終於出現了轉機,劉備為突破困境南渡沔水,在定軍山紮營。夏侯淵前來爭營,為討虜將軍黃忠所斬殺。主帥陣亡,軍大敗,殘部在張郃率領下退守陽平,戰略形勢至此逆轉。三月,曹操雖親率大軍抵達漢中,然而劉備據守險要,與軍相持。五月,由於補給不足,曹操也無戰心,軍撤出漢中,將其拱手讓與劉備,持續兩年的漢中爭奪戰至此落幕。

  作為地的北部屏障,也是進一步進取中原的跳板,漢中的防務問題至關重要。當時的輿論皆推舉張飛鎮守漢中,然而劉備卻破格提拔了牙門將軍魏延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結果一片驚詫之聲。為了提高魏延的聲望,劉備有一次大會羣臣,詢問魏延漢中的方略,魏文長當時立下豪言壯語:「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衆至,請為大王吞之。」魏延這一席話博得了羣臣的讚許,但很少有人注意到他這一席話實際上埋下了兩種防守戰略的伏筆,而這兩種戰略日後交織於蜀漢的歷史之中,直到它的覆亡。

  二、蜀漢初期的漢中防禦戰略

  魏延雖然立下了要吞下曹魏十萬之衆的豪言壯語,但他到達漢中以後還是採取了務實的防禦戰略,在漢中通往關中的要隘修築營寨,屯兵據守。魏延的防禦戰略基本奠定了之後蜀漢漢中防禦戰略的基礎,即以重兵把守漢中外圍的險要據點,將入侵的敵軍阻擋在漢中平原之外。由於秦嶺山勢險峻,因此敵軍的行軍路線比較固定,基本只能沿着既有的幾條道路進軍。如果能成功封鎖敵軍的進軍通道,敵軍難以迂迴,攻關不克,就不得不退軍。這種戰略也可以簡稱為「禦敵於國門之外」。

  從現實來看,這一戰略無疑是最為穩妥的,而且漢中周圍山川林立,缺乏機動迂迴的空間,而狹小的空間內敵人的數量優勢也無從發揮。但這種戰略的缺點是防禦面積較廣,雖然通往漢中的道路有限,但都需重兵駐守,而且相距較遠,無法呼應。而且自孟達叛降魏國後,漢水下游的上庸房陵落入魏國之手,漢中又面臨着東部的威脅,防禦壓力進一步上升。

  公元226年,丞相諸葛亮率軍進駐漢中,準備北伐,也就接管了漢中的防務工作。諸葛亮基本承襲了之前的戰略,並且為了進一步鞏固漢中的防守,在公元229年第三次北伐後在沔陽建築漢城,在城固建築樂城,作為漢中掎角,並且為前線諸圍提供支援。至此漢中的防禦體系基本完善,形成了以前線諸圍為第一線,以兩城為第二線,以南鄭陽平關為第三線的縱深防禦體系。

  不久,蜀國漢中防線就迎來了第一次考驗。公元230年七月,由於屢受蜀國侵擾,大司馬曹真上奏魏明帝曹叡,請求伐,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對抗蜀國的問題。軍的部署是:曹真親率主力出子午谷,大將軍司馬懿沿漢水而上,兩軍至漢中會合,又派後將軍費耀雍州刺史郭淮等出隴西,以牽制軍。

  得到軍全面進攻的情報後,諸葛亮也迅速做出了反應。由於軍主力自東而來,諸葛亮親自率軍進至城固赤坂,扼守軍必經之地,派魏延吳懿迎擊郭淮費耀,並調永安李嚴率軍兩萬增援。兩軍很快交鋒,軍先鋒夏侯霸進抵興勢,在谷中紮營,被地的百姓發現,遭到了軍的圍攻(這裏有一個問題,如果夏侯霸是從子午谷進軍的曹真的前鋒,從地圖上看,他不太可能越過赤坂軍主力而抵達興勢,可能他是從駱谷進軍的一支牽制部隊)。夏侯霸苦撐到援軍抵達才得以解圍。而曹真率領的軍主力由於道路艱險而行軍遲緩,很快天氣狀況惡化,連降大雨,道路斷絕,無法進軍。魏國高層反對的聲浪也日益高漲。至九月,曹真受詔撤退,而魏延吳懿也在陽溪大敗郭淮費耀軍的進攻至此無果而終。

  漢中防線迎來的第二次考驗是在公元244年。此時諸葛亮已經去世,而漢中的情況發生了巨大的變動。三年之前,即241年,大司馬蔣琬為了支持姜維經略涼州,聯絡族勢力,決定將主力移出漢中,屯駐在水路交通發達的涪縣,而漢中的防務則交給了前監軍、鎮北大將軍王平。這一部署,使得漢中兵力驟減至不滿三萬。244年魏國大將軍曹爽為了樹立威信,不顧司馬懿的反對,於三月發兵十餘萬,自駱谷進攻漢中。由於敵我實力差距懸殊,有人提出放棄外圍防線,集中兵力固守二城,放軍進入漢中平原,等涪縣軍主力抵達再進行反擊。王平認為這種做法十分危險,涪縣援軍距漢中有近千里之遠,如果放軍進入,軍攻破陽平關就打開了入的大門,後患無窮。他主張派護軍劉敏據守駱谷的出口興勢,自己親率部隊作為後援,依託險要阻擊軍以等待援軍。王平的策略得到了劉敏的支持,於是劉敏率軍據守興勢,並且虛張聲勢,旗幟橫亙百餘里,王平率軍後繼,並且防備軍分兵黃金襲擊劉敏的側翼。曹爽大軍抵達興勢後,攻關不克,無法前進,「關中轉輸不能供,牛馬騾驢多死,民夷號泣道路」。此時大將軍費禕也抵達漢中,參軍楊偉、太傅司馬懿力勸曹爽退兵。五月,曹爽引兵撤退,途中遭到了費禕率領的軍主力截擊,軍死傷慘重,勉強退回關中

  分析以上兩個戰例,蜀漢初期這種「禦敵於國門之外」的戰略,對於國力相對較弱但擁有地形優勢的蜀國而言無疑是一種務實的選擇。軍兩次進攻,尤其是興勢之役,由於受困於山谷之中,數量優勢無法發揮,後勤補給困難,處境十分被動。但這種戰略要求在漢中保有一支較為強大的兵力,但隨着蜀漢後期戰略中心轉變(與諸葛亮較為直接地進攻關中相比,姜維志在隴西地區)以及一些其他原因(南中地區反叛,蜀國增加吳國邊境的守軍等),漢中兵力不斷被抽調,這種戰略也越發的難以貫徹,這在興勢之役中已初見端倪。

  三、蜀漢防禦戰略的轉變

  公元256年,姜維進封大將軍,掌握了蜀國的軍事大權。姜維認為原先這種全面防禦的思想,雖然能夠有效的阻擋敵軍,但是「不獲大利」。因此他建議後主:「不若使聞敵至,諸圍皆斂兵聚谷,退就二城,聽敵入平,重關頭鎮守以捍之,令游軍旁出以伺其虛。敵攻關不克,野無散穀,千里運糧,自然疲乏;引退之日,然後諸城並出,與游軍併力搏之,此殄敵之術也。」簡而言之,即是一反之前全力阻止敵軍進入漢中平原的思想,放棄外圍防線,放任軍進入,退守二城,並且防守陽平關,把軍關在漢中平原,堅壁清野再輔以游擊戰。待軍糧盡退軍,則一舉出擊,殲滅軍。這種戰略可以簡稱為「誘敵深入」戰略。

  姜維的這一戰略歷來爭議頗大,有人認為正是他的這一錯誤戰略導致蜀漢的滅亡。我覺得姜維這一戰略的提出是有一定的背景的。我們之前提到過魏延講「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衆至,請為大王吞之。」這實際上為兩個戰略方案埋下伏筆。從魏延諸葛亮再到王平,他們強調的基本「拒之」這一方面,而姜維則是着眼於「吞之」。姜維這一戰略的目的很明確,在於「獲利」,而他對「獲利」這一目的的急切追求也反應了一個事實,即蜀漢魏國的實力差距正在逐漸拉大。蜀漢僻處西南,除了成都平原經濟發達之外,周邊大多尚未開發。而魏國地域廣大,人口衆多,隨着中原戰亂的結束,生產也日漸恢復,其經濟軍事實力開始遠超,在這一時期已經可以和兩線同時作戰。由於古代人口的多寡直接決定了經濟能力與兵員數量,因此可以進行一定的比較,公元260年,蜀國有戶24萬,人口94萬,可用兵力十餘萬(這個數字來源與《三國志》,但現代許多人提出一些的疑問,主要是這麼少的人口難以供養這麼多士兵);魏國人口443萬,總兵力約60萬(同樣來自《三國志》但同樣存疑)。可見魏國國力優勢之大,而蜀國為了補充國力,也採用一些擄掠人口的方式,如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即「西縣千餘家,還於漢中」。因此姜維基於這方面的擔憂制定的這一方略,也是希望緩解兩國的國力差距。

  不過無論如何,姜維這一戰略都是一個看上去很美妙,實則很危險的戰略。魏國大軍一旦進入平原,就可能如脫韁野馬一樣難以控制,其兵力上的優勢也得以發揮。這一戰略的關鍵在於陽平關,它就像一把鑰匙,如果軍攻關不克,就會被關在漢中,可陽平關一失,地門戶洞開,漢中失去了屏障的意義,局勢就難以收拾。很不幸得是,歷史恰恰就是按照這樣一個軌道向前發展的。

  公元263年魏國政權的實際掌控者司馬昭決定大舉伐。此時蜀國處於一個比較混亂的狀態,一年之前姜維由於擔心黃皓的迫害避居沓中屯田,漢中的防守按照姜維之前的計劃,督漢中胡濟駐守漢壽(這個我不太理解,漢壽都快到劍閣了,他在那怎麼督漢中),監軍王含樂城,護軍蔣斌蔣琬之子)守漢城關中都督傅僉武興蔣舒陽平關。然而漢中兵力虛弱,二城各有五千人,陽平關不詳,估計加起來不到兩萬,還不如王平時期。姜維在獲取魏國可能大舉進攻的動向後,上表後主劉禪,請求增強陽平關陰平橋頭的防守(此兩地十分關鍵,陽平關之前已經說了,陰平橋頭姜維退回中的歸路),但如石沉大海,沒有音信。

  263年八月軍發動全面攻勢:征西將軍鄧艾率軍三萬出狄道,進軍甘松沓中牽制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率軍三萬出武街陰平截斷姜維歸路;鎮西將軍鍾會率主力十餘萬分別從斜谷駱谷子午谷進攻漢中蜀國得知後,忙派右車騎將軍廖化引兵前往沓中增援姜維,派左車騎將軍張翼、輔國大將軍董厥增援陽平關。九月,鍾會各路大軍抵達漢中軍依據之前的方針放棄外圍防守,集中力量退守二城。鍾會善於用兵,沒有費力去攻打二城,只是派前將軍李輔率萬人圍漢城,護軍荀愷率萬人圍樂城,主力直接向陽平關進發。鍾會派護軍胡烈攻關,蔣舒由於不滿蜀漢對其待遇而獻城投降,傅僉格鬥而死,陽平關於是陷落。而前往增援陽平關張翼董厥陰平後聽說諸葛緒將進攻建威,結果在此滯留一月之久,延誤戰機,陽平關陷落時二人才抵達漢壽。而陽平關一失,漢中也就喪失了屏障作用,鍾會大軍沿古蜀道,而二城以及其他殘存於漢中軍在軍的包圍下只能守城自保。

  在另一方面姜維巧妙的擺脫了鄧艾諸葛緒的糾纏,一路南撤,與廖化張翼等人會合,得知陽平關已失,只能退保劍閣,扼守入的必經要隘。鍾會至關前叩關攻打,屢攻不克,而由於補給線過長,道路艱險,糧食匱乏,士氣下降,鍾會甚至動了撤軍之念。應該說這時的軍是有些被動的,的確處於「攻關不克,野無散穀,千里縣糧,自然疲乏」的境地。如果此時退軍,組織不力的話很可能遭受大敗,這也是姜維希望看到的(從這個意義上劍閣起到了原來陽平關的作用)。然而關鍵時刻鄧艾提出奇策,率軍自陰平向南,鑿山開道,經過極其艱險的行軍,終於抵達江油,守將馬邈不戰而降。成都方面派諸葛亮之子衞將軍諸葛瞻督軍迎戰,然而諸葛瞻抵達涪縣後逡巡不進,尚書郎黃崇黃權之子)力勸諸葛瞻快速進軍,在鄧艾軍力集結完畢前占據險要,不要讓軍進入平地。諸葛瞻卻不採納,黃崇痛哭流涕他也無動於衷。鄧艾集結完畢後長驅直入,擊敗軍前鋒,諸葛瞻又放棄相對險要的涪縣,退往緜竹。此時諸葛瞻才後悔未聽從黃崇的建議,然而為時已晚,軍最後戰敗,伏屍數萬,諸葛瞻諸葛尚父子、黃崇、尚書張遵張飛之孫)等均戰死。不久後後主劉禪投降,蜀國滅亡。

  回過頭來再看姜維的戰略,我們會發現它就像一個精密的儀器,需要各個方面密切的配合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一是鞏固陽平關漢中通向地要隘的防守,使軍不能突破。二是有一隻強有力地機動部隊能隨時進行支援,並且在敵軍撤退時予以追擊。可惜蜀國末期根本無法提供這樣的條件,漢中兵力薄弱,姜維廖化張翼距離漢中太遠,一時無法趕到,因而釀成如此悲劇。鍾會兵挫劍閣有些接近姜維的戰略構想,但即使鍾會就此退軍,漢中殘軍已成汪洋孤島,軍也很可能無力收復漢中,而漢中一失,蜀國的滅亡就是時間的問題。

  所以或許我們可以說,姜維只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環境下使用了這個戰略。魏延所講的「拒之」與「吞之」是有條件區別的,只有當敵人不強時才有可能誘敵深入,一舉殲滅。而面對數倍於己的敵人,貿然將敵人放入腹地,實在是危險之舉。雖然可以說風險越大收益越大,但是對於蜀國這樣的小國,缺乏戰略迴旋的餘地,投下這樣大的賭注,一旦失敗要面對國家覆亡的風險,作為掌權者是不得不深思的。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