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直器重魏延 曾親手提拔其為蜀漢高官

諸葛亮一直器重魏延 曾親手提拔其為蜀漢高官

來源:網路轉載
摘自《文史雜誌》2012年第6期,作者:李殿元,原題:諸葛亮與魏延關係新論

  《三國演義》將蜀漢大將魏延描述成一個心懷篡逆的不義之徒,最後還是中諸葛亮之計,死於馬岱刀下——歷史自然不是如此。近幾年來,關於為魏延這位蜀國名將翻案的評論越來越多,各種觀點莫衷一是。這些拔高魏延、貶低諸葛亮的分析和評論,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因為魏延確實是有勇有謀的大將,諸葛亮在北伐後期確實沒有重用魏延,這都是事實。那麼,諸葛亮是不是始終不重用魏延諸葛亮是不是心胸狹窄,嫉賢妒能,還是另有原因?我認為:現有的分析和評論都是未得要領的;因為在諸葛亮魏延關係中,魏延是一直受到諸葛亮的器重的;至於諸葛亮沒有採用「子午谷奇謀」,和在對身後人事的安排中,冷落有勇有謀但是又孤傲的魏延,不是沒有原因的,是一個政治家為國家穩定而被迫作出的無奈的選擇。本文特對此進行一些分析。

魏延確實是有勇有謀的大將

  據《三國志.蜀書.魏延傳》的記載: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劉璋之邀,入進擊張魯魏延以部曲投奔劉備。之後,他隨劉備,因為驍勇善戰,多有戰功,所以被提拔為牙門將軍,深受劉備信任。

  劉備進位漢中王,政治軍事中心將要遷到成都,這時候,需要一位獨當一面的大將鎮守軍事重鎮——漢中(今陝西漢中),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必定是張飛張飛也以為必定是自己。劉備卻拔魏延為都督,總督漢中,封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時一軍「盡驚」[1]。

  為什麼「盡驚」?因為漢中作為蜀國的前進基地、兩軍的緩衝地帶,它的戰略地位太重要了。占據漢中進可北爭,退能南蔽。這一點,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楊洪這樣對諸葛亮說:「漢中中咽喉,存亡之機會,若無漢中則無矣。」[2]黃權也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為割之股臂也。」[3]顧祖禹在《讀史方輿紀要》裏表達得更為詳盡:「漢中府北瞰關中,南蔽,東達,西控,形勢最重。」[4]

  劉備漢中交給當時名氣並不大的魏延。為提高魏延的聲望,劉備大會羣臣,問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魏延回答說:「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5]劉備非常稱讚,眾人都認為他的回答很有氣勢。

  魏延鎮守漢中的時期,正是蜀漢政權岌岌可危之時。建安二十四年(208年)下半年,劉備荊州三郡被孫權奪去,關羽也被東吳殺害。劉備怒不可遏,在稱帝後不久,就傾全國力量東征孫權,結果在夷陵之戰中被陸遜擊敗。這一敗,導致剛剛建立的蜀漢政權內部引起騷動和反叛,曹魏隨時有可能進攻漢中漢中蜀漢的重要屏障,正是由於魏延治軍有方,守衞得當,才使得曹魏不敢窺視漢中

  在魏延「皆實兵諸圍以禦外敵,敵若來攻,使不得入」[6]的苦苦經營下,漢中成為一個強大的、可以獨立作戰的前進基地。漢中一旦陷落,蜀漢必將不保。在魏延死後,王平等人在漢中沿用魏延的鎮守方針,成功地擊退過曹魏軍的進攻。而蔣琬放棄漢中,南撤到涪縣後,造成的最大問題就是蜀漢面對前線的突發事件反應時間大大增加。再以後是姜維雖然不斷出擊,也是因為基地太遠,糧草供應困難,所以難有成效。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經進獻過「子午谷奇謀」:當時魏國派駐邊防的安西將軍夏侯楙曹操女壻,「怯而無謀」,因著與魏文帝曹丕的關係才獲得這荷守一方重鎮的職位。魏延看準此一機緣,遂請求諸葛亮分撥給他一萬軍隊出子午谷,直接攻取長安諸葛亮自領兵出祁山雍州,這樣「一舉而咸陽以西可定」。[7]許多人認為,魏延的計劃雖然冒險,但成功的可能極大;蜀漢面臨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即使不能一舉統一中國,至少有望將雍州併入地。考慮到後來蜀漢滅於魏國之手,乃是由於魏國大將鄧艾採取了相似的「奇險」戰略,諸葛亮魏延提議的否決,尤其讓同情魏延的人們深感遺憾。

  在分析諸葛亮魏延關係的時候,有一點是許多論者都不應該忽略的,那就是:倘若沒有關羽荊州,沒有劉備夷陵慘敗,讓蜀漢元氣大傷,那麼蜀漢「興復室」的北伐就應該是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所規劃的開疆拓土的兩路出擊,而不是後來諸葛亮因為實力不足,只能穩紮穩打,逐步推進的方略;如果是大刀闊斧的進攻,像魏延這樣有勇有謀的大將,是能夠發揮出特長,也可以建立更為輝煌的業績的。可惜,歷史沒有給魏延這樣的機會。在諸葛亮不得不「穩妥」進行的北伐中,有勇有謀的魏延確實有難以施展能力的困惑。

諸葛亮在北伐期間對魏延是器重的

  諸葛亮加入劉備集團後,一直是坐鎮後方,負責糧草供應,因此與在前方作戰的魏延並無關係。直到建興五年(227年),諸葛亮率軍進駐漢中,才與魏延有了真實的接觸。認真說起來,諸葛亮並沒有對魏延有看法,也沒有棄之不用;恰恰相反,他對魏延是很器重的。

  《三國志.蜀書.魏延傳》記載:「建興元年,封都亭侯。五年,諸葛亮漢中,更以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建興八年(230年),在諸葛亮的第三次北伐中,魏延受命率偏師西入羌中後將軍費瑤雍州刺史郭淮魏延陽溪大戰。魏延大破郭淮費瑤等,於是被提拔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等等。可見魏延的官職在蜀國還是很高的,而且都是「開府治事」後的諸葛亮親手提拔的。

  南鄭侯,這是蜀漢侯爵中的最高級別,相當於縣侯,係東漢侯爵制度中的最高級別。魏延受封之時,正是諸葛亮當政時期;雖說諸葛亮不會根據私人好惡來代替國家用人政策,但也可據此初步斷定諸葛亮魏延還是器重的。

  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三郡叛」,形勢大好。曹魏舉國震驚,忙派兵抵禦。諸葛亮沒有採納「論者皆言」以魏延吳壹去據守蜀漢咽喉之地——街亭「為宜」,卻「違眾拔」,即讓「言過其實,不可大用」[8]的馬謖統領諸軍與魏國名將張郃交戰,自己也不親臨前線指揮,結果遭致街亭大敗,使蜀漢失去了唯一的大好時機。

  這次北伐沒有重用魏延,說不上是有意冷落。諸葛亮確實是看錯了人,所以他才「請自貶三等,以督厥咎」。[9]他不但承擔了失敗的責任,而且把自己的錯誤公開宣露,以便接受大家的監督,記取教訓。

  關於魏延進獻「子午谷奇謀」之事,因為沒有歷史實踐,說它成功或失敗均都是分析,所以不宜誇大它的作用。魏延在當時的職務中,有一條便是「丞相司馬」。從兩漢以來的官制可以知道,「司馬」是專管軍事的。魏延身為丞相司馬,相當於諸葛亮北伐軍的總參謀長,或者說就是諸葛亮的「軍師」。參謀提出一條建議,是很正常的事,而身為主帥的諸葛亮也完全有權力通過或否決魏延的建議。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絕不可能因此影響諸葛亮魏延二人的關係,更不可能形成所謂諸葛亮魏延之間的矛盾,此後也有諸葛亮魏延單獨領兵之事就是證明。

  尤其需要說明的是:「子午谷奇謀」的記載出於《魏略》,與本傳記載不同。由於《魏略》關於蜀漢事務的相關記載多與本傳不合,甚至被裴松之批評為「妄說」、「敵國傳聞之言」等,因此子午谷計本身的真實性令人懷疑。即使確有此事,諸葛亮也不會採納「子午谷奇謀」這樣的計策,因為它太「懸危」[10]。諸葛亮的北伐,實際上也猶如劉備東吳一樣,是傾全國之力進行的,所以不能冒險。冒險成功了則罷,一旦不成功就會導致國家的嚴重危機。所以,諸葛亮北伐的戰爭指導思想,主要是圖謀穩當地在隴右建立基地,穩紮穩打,逐步推進。從蜀漢的實際國力、包括軍力而言,對諸葛亮的北伐步驟,不能不認為是符合客觀實際的。

  平心而論,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謀」,實在是過低估計了子午谷道路的艱難和強大的魏國軍事力量。歷史本來是不能假設的,這裏不妨作一假設:諸葛亮採納了「子午谷奇謀」,魏延率奇兵從子午谷直奔長安子午谷道路崎嶇,遇雨還泥濘,魏延軍不能按預期趕到(建興八年,使張郃率軍由子午谷,就因「大雨道絕」[11],不能前進,張郃軍只得退還);勉強走出子午谷時,長安魏國守軍已布好防守之陣;諸葛亮的大軍也不能按期到達(幾次北伐都推動不走就是證明)。此時的魏延及其大軍,便只能懊悔輕率出征了;蜀國遭此重創,也再不可能組織像樣的北伐了。

諸葛亮臨終時「拋棄」魏延自有原因

  諸葛亮魏延應該說是器重的,但也確有冷落的時候,尤其是在他臨終時,對魏延的冷落終於導致了魏延楊儀的爭鬬及其敗亡。

  諸葛亮在臨終之前的退軍安排中,確實冷落了魏延。史書是這樣記載的:「秋,病困,密與長史楊儀、司馬費禕、護軍姜維等作身歿之後退軍節度,令斷後,姜維次之;若或不從命,軍使自發。」[12]這次戰略性的會議魏延沒有參加,不少替魏延喊冤的人拿出這件事來,作為諸葛亮不信任魏延的證據。然而,諸葛亮這樣做是有他的道理的。

  諸葛亮為何要讓楊儀而不是魏延在他死後統領三軍?這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首先,諸葛亮的北伐戰略意圖與魏延有差異。

  諸葛亮的北伐,許多人只看到了他的「興復室」之志和為此「鞠躬盡瘁」的努力,這是很不全面的。陳壽在撰寫諸葛亮本傳後就評論說:「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13]這是用史家慣用的曲筆之法,委婉地道出了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即北伐戰略是包括兩個層次的:高層次的戰略意圖即掃滅魏國,興復室,這個通常為世人所關注;另一個戰略意圖則是低層次的,即在敵眾我寡,無法興復室的情況下,起碼要做到擴大蜀漢版土,震動魏國,使其不能對蜀漢用兵。對這個低層次的目標,卻往往被人忽略了。

  諸葛亮在上《出師表》準備北伐時,是抱著統一天下,「興復室」的雄心壯志的。可是,諸葛亮雖決意北伐,然而當時兩國實力對比實在是眾寡懸殊。在當時的三國中,蜀國是最小的國家;全國13州,蜀漢僅有一州;全國人口770萬,蜀漢不到100萬。諸葛亮以僅占全國約十分之一的人力和物力,欲完成統一全國的理想抱負,實在是難以成功的。第一次北伐,形勢看似大好,結果卻是失利,這讓諸葛亮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此後,他雖然一如既往地堅持北伐,但是,已經發出了「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觀也」[14]的感歎,這與《出師表》中「願陛下託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15]的堅定信念是完全不同的。另外,他的北伐戰略雖然始終放在關中一線,卻是從涼州繞一大圈的穩步推進,不再採取大的戰略行動。這實際上無疑於宣布,「興復室」只是一個遙遠的理想罷了。

  對諸葛亮關於北伐戰略這樣深層次的思考以及戰略重心的調整,魏延顯然是不理解的。作為軍人,魏延是優秀的,但他是戰術家而不是戰略家。兩國實力對比眾寡懸殊的事實使諸葛亮在北伐時十分謹慎,因為蜀漢經不起折騰;而魏延卻經常「輒欲請兵萬人,與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諸葛亮不同意,魏延就「謂為怯,歎恨己才用之不盡」。[16]雖然這只不過是發發牢騷,並不影響他與諸葛亮的關係;但是,諸葛亮卻明白魏延是很不願意放棄北伐的高層次戰略意圖的。所以,諸葛亮不可能讓魏延在他死後統領三軍。

  其次,魏延楊儀的矛盾讓諸葛亮「二選一」時只能選

  諸葛亮臨終時,魏延蜀漢最高級別的武將,作戰勇猛,富有謀略且深得士卒愛戴。魏延是個標準的武人,本領大脾氣架子也大,為人驕橫,史書說他「既善養士卒,勇猛過人,又性矜高」。[17]大家看在他是蜀漢第一大將的份上,都讓他幾分;可偏偏有個同樣心高氣傲的傢伙不買他的賬,這人就是「七郡上士」楊儀楊儀是個文官,手上一兵一卒都沒有,更沒有過人的武藝,但他「長於規畫分部,籌度糧穀」,能保證北伐大軍足糧足兵,是蜀漢後勤第一人。誰都知道糧草器械對作戰的重要性,所以楊儀仗著自己的功績能力,是諸葛亮以下唯一敢對魏延說不的人。兩個懷才傲世,心胸狹窄的奇才在一起共事,結果自然是水火不容,事事針鋒相對了。

  魏延楊儀之間交惡到什麼程度呢?史書如此記載:「值軍師魏延與丞相長史楊儀相憎惡,每至並坐爭論,或舉擬泣涕橫集。常入坐其間,諫喻分別,終之世,各盡之用者,匡救之力也。」[18]可見二人仇隙之深,已經無法化解。魏延楊儀的交惡甚至還傳出了蜀漢。「孫權嘗大醉,問曰:『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19]

  魏延楊儀二人對諸葛亮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人才,所以他對兩人的態度是百般容忍,還繼續委以重任。在當時異常團結的蜀國軍政當局來說,有這兩個異類,是很無奈的事。

  由於以上原因,諸葛亮在臨終之前召開關於退軍安排會議時,必然面臨在魏延楊儀之間「二選一」的難題。魏延楊儀都有本事,同時都難以和同僚較好地合作。不過楊儀會遵照諸葛亮的調度撤軍;而如果遺命給魏延,他一定會抗命繼續和魏國交戰。由於軍長期以諸葛亮為核心,在這個時候和軍決戰,在戰略上是相當愚蠢的行為。所以諸葛亮明智地選擇楊儀指揮這次行動而「拋棄」了魏延。事實證明楊儀也確實不辱使命。至於這次會議沒有讓魏延參加,應該說是諸葛亮的無奈:倘若魏延聽說諸葛亮將全權託付楊儀,說不定會出於不滿而當場翻臉,這正是諸葛亮最不願意看到的;更何況魏延的前軍正和軍對峙,也不便請他前來。所以,諸葛亮的這次安排也是出於全局考慮,並不是對魏延不信任。

  事實證明,諸葛亮魏延的判斷是非常正確的。史書記載,魏延得知諸葛亮死訊後,關心的不是退軍而是繼續北伐。他對費禕說:「丞相雖亡,吾自見在。府親官屬便可將喪還葬,吾自當率諸軍擊賊,云何以一人死廢天下之事邪?」[20]不久,魏延即起兵與楊儀作戰,最後軍敗身亡。魏延最後的敗死有很大的必然性。他雖然智勇雙全,但缺乏大局觀念,而且性情高傲,經常以勢凌人;因為他與楊儀的私仇,忘記了敵軍大軍壓境的危險,更忘記了諸葛亮新逝、整個蜀漢的悲痛之情。在這時發動與楊儀的爭鬬,就會在無形之中將自己推上軍心和民心的對立面,也就無疑將自己推上了死路。

  所以,諸葛亮魏延關係需要客觀評價:諸葛亮魏延是器重的,是在諸葛亮的戰略框架下讓他充分發揮了作用的;而之所以沒有採用所謂的「子午谷奇謀」和在臨終時「拋棄」魏延,也是有原因的。嚴格說起來,諸葛亮確實不能將他身後的蜀漢軍國大權交給魏延;儘管他有勇有謀又資歷老,然而他自身要命的缺點,使其難以堪當統帥大任。

注釋:
[1][5][12][16][17][20]《三國志.蜀書.魏延傳》。
[2]《三國志.蜀書.楊洪傳》。
[3]《三國志.蜀書.黃權傳》。
[4]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六。
[6]《三國志.蜀書.姜維傳》。
[7][10]《三國志.蜀書.魏延傳》注引《魏略》。
[8]《三國志.蜀書.馬良傳》。
[9][13][15]《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
[11]《三國志.蜀書.後主傳》。
[14]《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注引《晉漢春秋》。
[18]《三國志.蜀書.費禕傳》。
[19]《三國志.蜀書.董允傳》注引《襄陽記》。
作者: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紹興)教授
(責任編輯:文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