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子的歷史

來源:文化中國

  中國人很早就開始穿着褲子,男女皆穿,但通常穿着於袍服內,並不會把褲子露在最外面。初期褲子都是沒有褲襠的,後來才出現了合襠褲。

  我們習以為常的東西,總會讓我們形成這樣的錯覺:四川人一直都是吃辣椒,男人一直以來都是穿褲子。事實上呢,在人類漫長的進化史中,吃辣椒和穿褲子的歷史都不久。

  本月初,在中國新疆塔里木盆地洋海古墓內發現了兩條褲子,這可能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歷史最為悠久的褲子,歷史可追溯到3300年前。那麼,中國人是不是從三千多年前開始穿褲子?其實也不盡然,你看孫悟空,不就一直穿着一條虎皮裙嗎?

  文/法蘭西

騎馬的穿褲子,不騎馬的穿袍子

  三千多年前的新疆,是游牧民族的領地。所謂游牧,就是居無定所,人們騎着馬驅趕牛羊,逐水草而生。在那時中東兩河流域中國黃河流域,乃至四川金沙三星堆,人們都是穿着寬鬆的長袍,但是對於騎馬的游牧民族而言,長袍就太要命了,馬背會時刻摩擦大腿內側的肌肉,很容易出血,完全沒法騎馬。所以,很多研究者認為是游牧民族最早發明了褲子,而新疆塔里木盆地發現的褲子正是最好的佐證。

  這兩條褲子由羊毛製成,主人是兩名男子,可能是放牧者或者戰士。事實上,褲子的發明應該更早些,因為普遍認為人類在大約4000年前開始騎馬,而褲子顯然是必需品。

  不過,對於當時生活在黃河流域中國人而言,褲子就並非必需品了。那時的社會以農耕文明為主,有塊布料把身材圍起來就已足夠。

  當時的戰爭,也無需騎兵。直到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打仗都是以步兵和戰車為主,國家的實力也用戰車數量來衡量。戰車用馬拉着,士兵站在戰車上,上衣下裙,也不用擔心走光。

  上衣下裙,也就是古代所說的「上衣下裳」。衣,依也,人依以庇寒暑;裳,障也,人依以自障蔽。這是中國人上古時期的常服,不論男女。上衣一般為窄袖、高領。衣領直接左右襟,在胸前相交,左衣襟壓右衣襟,稱為「右衽」。相反,右襟壓左襟,則是「左衽」,因為北邊蠻夷的上衣的衣襟就是這樣,所以「左衽」便被稱為「蠻服」,甚至作為蠻夷的代稱。春秋時期的管仲,輔佐齊桓公「尊王攘夷」,稱霸天下,孔子稱讚他說:要是沒有管仲,我們都將披頭散髮,衣襟壓向左邊,成為蠻夷了。

  到了戰國時期,就有人發現穿裙子的不便了。他是趙武靈王趙國處在北方,接壤匈奴,而匈奴騎兵多,速度快。趙國屢次跟匈奴交戰,自己笨重的戰車總是被匈奴機動性更好的騎兵擊敗。有鑒於此,趙武靈王便決定進行軍事上的改革。這改革,首先就是改變服裝。他帶頭穿上服,將原來寬大的衣袖變窄,讓士兵都穿短衣、長褲,從而便於活動,進而學習騎射。有了褲子以後,才有了騎兵,這才讓趙國軍事力量大增,成為戰國七雄之一。

穿絲質開襠褲的是紈絝子弟

  穿上褲子的,僅限士兵。普通人還是穿裙子。不過,那時已經有了「脛衣」,類似於現在的褲子,但是沒有褲襠,沒有褲腰,就只有兩隻褲管,套在小腿上,用帶子繫於腰間,但要害地方仍然保持真空,也就是現在的開襠褲,其目的是便於私溺,因為在脛衣之外,人們還穿有裳裙,所以不會顯露下體。

  東晉的《拾遺記》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戰國時的張儀蘇秦「同志好學」,外出時看到什麼典故,就馬上記下來。當時紙還沒發明,他倆手邊也沒有木簡,所以在手掌上和大腿上記錄,回到家裏後就將這些字抄寫下來。

  儘管有脛衣罩住小腿,但人們還是容易走光。所以《禮記》中就提出「勞毋袒,暑毋褰裳」,說的就是做活時不能袒露身體,夏天也不要把下裳提起來。

  當時人們穿脛衣,是出於防寒考慮,畢竟穿再長的裙子,裙底也會灌風進來。

  《韓非子》裏也有個有趣的故事。齊國有個盜賊,專門披着狗皮行竊,他兒子很得意,向小夥伴吹噓:你看,就我爸爸有尾巴!沒想到那小夥伴的父親是一個因犯了罪被剁去小腿的人,這個小夥伴就反擊說:我爸爸到了冬天都可以不穿絝。「絝」,也稱「袴」,也就是脛衣。

  到了夏天,穿絝就太熱了,人們就只穿衣裳。不過,對於有錢人來說,絝可以不用粗陋的麻布做,完全可以用輕柔的絲織品啊,這才出現了「紈絝」,在當時社會上被公認為奢靡之服。我們今天稱衣着華麗、不學無術的年輕人為「紈絝子弟」,就由此而來。

  這種脛衣,此後一直存在。不過,最早是貼身穿着的脛衣,到了宋朝就變成了加罩在長褲之外的膝褲。從史書記載來看,兩時期的男女,不分尊卑,都穿膝褲。《朱子語錄》記載,南宋姦臣秦檜在朝為相,雖然得高宗皇帝的重用,但高宗對他也有防範。秦檜死後,高宗不免鬆了口氣,對臣下說:我終於不用在膝褲裏面藏一把匕首了。

  到了明代,關於穿膝褲的文字就更多了。《金瓶梅詞話》裏寫到潘金蓮的服飾,就是裙子裏面繫一對「錦紅膝褲」。而《西遊記》第47回裏的小女孩,也是在腿上繫了兩隻「綃金膝褲兒」。

在成都的大街上,司馬相如穿着犢鼻褌

  絝的進化,從「窮絝」開始。西漢名將霍去病之弟霍光,受漢武帝遺詔輔助昭帝即位,並將自己的外孫女嫁給昭帝做皇后。為了讓皇帝寵幸皇后,早日得子,霍光就讓所有的宮女都換上了窮絝,讓皇帝不對其他女人發生興趣。這種褲子就是在原來的脛衣基礎上,加了一個護襠,但前後還是有空隙,用帶子繫起來。這樣做還是為了便溺的方便。

  之後又出現了「褌」,這便是真正的連襠褲了。晉代阮籍不遵禮儀,他在《大人先生傳》裏將那些循規蹈矩的人比作「羣蝨處褌中」,他們把褲襠當作自己的「吉宅」。另一個「竹林七賢」劉伶則更為放浪,《世說新語》裏記錄他的狂言亂語:「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

  有長褲,也有短褲,即「犢鼻褌」。這種褲子類似於現在的三角短褲,上寬下窄,兩頭有孔,穿上去就像牛鼻子。山東墓出土的畫像磚上的農夫,就穿着這種短褲耕作。不過,穿犢鼻褌最有名的人當屬司馬相如,《史記》中記載,司馬相如成都穿着犢鼻褌,和酒保、店小二在一起,在市場上洗酒器。當時司馬相如還是個有身分的人,剛剛和卓文君私奔的他在大街上穿三角褲,是為了丟老丈人卓王孫的臉,讓對方同意他和卓文君的婚事。

  犢鼻褌顯然是上不了臺面的東西,文人墨客恥於提及。不過在名士眼中,也沒什麼好羞恥的。《世說新語》裏說,家住在道路南邊的子孫窮,住道路北邊的富。七月七日這天,有曬衣服的風俗,住北邊的家人便把紗羅錦綺都拿出來曬。阮咸住在沒錢的南邊,他便把自己的棉布大犢鼻褌拿出來曬,別人問他丟人不?他回答說,我還是不能免俗啊,姑且曬曬吧。

不穿褲子,就只能跪坐吃飯

  有了連襠褲,椅子才出現。漢代人請客吃飯,都必須雙腿並攏跪在地上,讓外衣垂下來,護住要害部位,這就是古人以跪坐姿勢就餐的由來。

  在漢代,人們以跪坐為合乎禮節的坐姿,還形成了一整套以跪坐坐姿為基礎的禮儀制度。臀部坐着,雙膝在身前屈起,足底着地的現代坐姿,古代時叫「箕踞」,被認為極其不禮貌。相傳嵇康就是因為見權臣鍾會時「箕踞而坐」,結果鍾會大怒,在司馬昭面前打小報告,讓嵇康丟了命。

  連襠褲在南北朝廣泛使用,所以從開始已經有人放棄跪坐。直到宋朝,所有的吃貨都有了褲襠,所有人都習慣於坐在椅子上吃飯,再也不用擔心走光了。

  不過,對於有身分的人來說,哪怕穿了褲子,也千萬不能露出來,外面必須是寬鬆的長袍。而上身穿短衣,下身穿褲子的裝扮被稱為「裋褐」,又稱「短打」,屬於勞動人民的穿着。李商隱的《義山雜纂》寫到,「僕子著鞋襪,衣裳寬長,失僕子樣。」「衣裳寬長」是有身分的人服裝,僕人是不能寬衣博帶的,只能一身短打扮。這正如後來哪怕到了民國,在魯迅筆下的咸亨酒店,下等人還是一身短打扮,站着喝酒。上等人、讀書人是穿長衫坐着慢慢喝酒的。

  最喜歡穿寬鬆長袍的,還是時期的名士們。上古時期的衣服已經是深衣大袍了,到了,衣服變得更肥。阮籍和他的好友們個個都是大袖寬衣。這倒不是因為這些名士只吃飯不做事,都是大胖子。據魯迅的說法,則是當時的名士要吃五石散,這種藥吃了皮膚要發熱,也容易擦傷。所以他們要穿寬大的衣服。然後這些人的寬大衣服就成為潮流,順帶着當時的褲子也非常肥大。所有這些,後人稱之為「風度」,並無限嚮往。

■西方褲子簡史

  在古希臘,女人和男人穿的是長達膝蓋的束腰外衣,他們不穿褲子,衣服也不怎麼愛穿。

  四世紀時,西方世界的女人穿褲子。她們學習的是波斯人。那個時候,褲子被視為很女人氣。

  中世紀之前的歐洲,女人穿連衣裙,男人穿馬褲。從1580年代起,水手一直還穿着更為寬鬆的適合工作的褲子,因為那樣就能讓他們把褲腿捲起來,以便涉水上岸或者攀爬桅索。

  褲子(pantaloons)第一次出現於語是在十七世紀,來自於意大利喜劇人物Pantaleone,他穿着第一條寬鬆的「小丑褲」。後來,這一人物的名字逐漸成為他所穿的褲子。

  法國大革命之後,男人脫掉了他們的高跟鞋、絲質長襪和假髮,開始穿褲子。穿褲子代表是革命黨。

  在歐洲,褲子甚至是性別的代名詞。英國一部小說有段對話,在一個酒館裏,突然有人進來問:穿褲子的人在這有多少?其實就是在問男人有多少。

  在十九世紀,女人穿上褲子以騎馬,不過她們通過在外面穿上長裙來掩蓋它。

  牛仔褲是第一條將男女平等視之的褲子。

參考:

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鄭煦卓《中國古代「禮治」思想下服飾制度的形成與發展》,《絲綢之路》,2011年06期
石歷麗《淺談古代褲制發展》 ,《美術大觀》,2010年06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