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家原遺址:西戎文化的隱形血脈
來源:中國評論新聞
中評社香港9月29日電
馬家原遺址位於張家川縣木河鄉桃園村馬家原,距縣城17公里,面積約80萬平方米,海拔1874米。遺址所處地形較為特殊,它北依馬家原山梁,東西兩側為地勢較高的杜渠梁和妥家梁,形成中部低凹平緩,兩邊高陡的環抱地形,避風向陽。在遺址中心區有較為密集的戰國墓葬分布,面積約2萬平方米,共探明各型墓葬60座。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自2006年8月7日開始發掘,截至目前共發掘完成26座。馬家原遺址出土文物數量衆多、工藝精美、檔次很高,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豐富而獨特,因此被評為200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西戎的威脅,秦人替周王朝看家護院
9月12日在關山採訪時,看見牧場上有馬羣在雲影下優雅地移動,同行的當地作家楊逍眼神悠遠,說了四個字:非子牧馬。
此非子不是韓非子,而是一個叫嬴非子的猛人。非子牧馬成大器,遂有後來的始皇帝。
據《史記.秦本紀》記載:「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馬于汧渭之間,馬大蕃息。……於是孝王曰:『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
非子得封地時,勢力相當弱小,經常受到西戎的侵擾。到西周第九代國君周厲王時,因厲王貪財好利,昏庸殘暴,激起「國人暴動」,西戎乘機「滅犬丘大駱之族」,秦人新老地盤,全被西戎占有。周宣王即位後,封非子的重孫秦仲為大夫,命討伐西戎,秦仲反而被西戎殺死。周宣王又召集秦仲之子莊公兄弟五人,助兵七千,再次討伐西戎,才勉強取勝,收復了失地。
說到西戎,楊逍說:「在張家川,如果關山是一座散發著唐宋味道的顯性文化血脈,那麼深藏在大地之下現已揭開神祕面紗的馬家原墓葬則代表西戎文化的隱形血脈。」
西戎民族並不是落後的蠻夷。在周朝時,周人自稱「華夏」,把他周圍四方的人,分別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以區別華夏。
西周中葉,與戎狄相安共處的局面日益難以維持。周穆王時,周室尚稱強大,因「戎狄不貢,王乃西征犬戎,獲其五王,又得四白狼、四白鹿,王遂遷戎於太原」。穆王西征到了什麼地方?據古本《竹書紀年》記載:「穆王十七年西征,至崑崙丘,見西王母,乃宴。」崑崙丘所在,各家考證不一,肯定已超過隴山山脈,到達今甘青境內,見到了西戎的一位女酋長。
自夷王以後,周日益衰敗,「荒服不朝」的局面越來越嚴重,而秦族在隴山地區逐漸壯大,周也逐漸倚靠秦人來制西戎。
周孝王時封非子於秦邑的同時接受申侯的要求,讓非子同父異母兄弟成繼承其父大駱的酋長地位居犬丘(也在天水市境),「以和西戎」。
到昏庸的周幽王時期,他上演了荒誕的「烽火戲諸侯」的鬧劇,公元前772年,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也叫西戎)舉兵入攻西周,各地諸侯被戲弄後拒不救援,幽王慘敗,帶著褒姒、伯服等人和王室珍寶逃至驪山,後被殺。犬戎攻破鎬京,西周遂亡。前後共三百五十餘年。
西戎攻殺了周幽王,幽王的寵妃褒姒被擄,象徵華夏最高權力和地位的「九鼎」寶器也被犬戎掠往草原,都城豐、鎬西北被犬戎占領。強盛了約三百年之久的西周覆滅。
而馬家原戰國墓的橫空出世,再現了當時西戎與秦人的關係。
寂寂無名的小山村,一夜之間名震全國
木河鄉桃園村本來是一個寂寂無名的小山村,但在2006年它卻在一夜之間名動全國,只因為在太原村東面一塊地形類似簸箕的坡地,這也就是當地人所說的馬家原,發現了大規模的戰國墓葬羣。
大概是從2003年開始,桃園村的一些村民就時常被夜半時分的汽車轟鳴聲所驚醒。在偏遠的桃園村,這不是一種普通的現象,於是引起了人們的種種猜疑。直到在村子東頭的馬家原發現了許多神祕的洞口,他們才意識到可能是有人在盜挖古墓,並將相關情況報告給了公安機關。
2006年7月8日,公安部門在抓獲犯罪嫌疑人的同時截獲了一批重要文物,當地文博人員對文物初步分析後判定,繳獲的文物為戰國時期的青銅器。縣公安局感覺案情重大,立即向上級部門做了彙報。甘肅省文物主管部門見到彙報材料後十分重視,經省文物局同意,決定對當時被盜的部分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清理。
8月7日文物部門的專家趕赴馬家原,進行搶救性的考古、挖掘和清理。
馬家原戰國墓葬初步清理已足以震驚考古界。馬家原遺址出土文物數量衆多、工藝精美、檔次很高,所包含的文化信息豐富而獨特,因此被評為200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專家驚嘆馬家原戰國墓出土的車乘金屬構件和金屬兵器,其製作工藝及拋光技術不遜當代,顯示出當時高度發達的冶金製造技術,不明金屬俑、牛、羊,其金屬質地為國內首次發現,再現了西戎發達的冶金技術和高超的智慧。
該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錯金銀鐵飾件以及金、銀、銅製的大量車飾品、漆製的車輿、輪、輻,皮條編製的車廂,數量極大的隨葬車,裝飾極盡奢侈,表明該墓葬有著極高的規格。
從8月7日至今,考古專家在馬家原遺址的發掘工作已經長達六年之久。已完成26座。隨著工作面的深入,人們有理由相信,更多更精美的文物將陸續和世人見面。
馬家原青銅器,神聖的溫度和蒼涼
在張家川縣民族博物館謝安珍副館長的講解下,我們參觀了博物館的馬家原墓葬的展區。透過玻璃陳列櫃,色彩斑斕的銅鏽、厚重樸拙的器形,我們的目光似乎感覺到馬家原青銅器神聖的溫度和蒼涼。
指著當年搶救性發掘現場的一張圖片,謝安珍說 馬家原遺址有著獨特的墓葬形制。為九級和七級臺階式墓道、在墓道一側開挖偏洞為墓室,這種墓葬結構為國內首次發現。
展廳裏有許多極其華麗精美的飾件,它們都是用來裝飾豪華的車乘。在已發掘的車乘的車輪及車廂側板均以金、銀、銅、瑪瑙、釉陶串珠、貝殼及錯金銀鐵飾件等裝飾;在車廂側板上還有銅質大角羊、銀箔質大角羊、金箔質虎等動物飾件及包金銅泡鑲嵌,所有隨葬車乘顯得富麗堂皇、美輪美奐,其豪華程度在國內極為罕見。
而我們的視線在張家川博物館的鎮館之寶、獨一無二的青銅器——「青銅繭形壺」上久久不願離去,害怕錯失每一個美麗的細節。它頸部鑄有一圈貝文,器腹為瓜棱形,瓜棱內間飾以蟠螭紋,腹部兩面有銜環獸頭,橢圓形圓足,圓足鑄以擰繩紋,底部陽鑄大篆銘文「鞅又」。
謝安珍說,這件青銅器,對秦文化的研究和古文字的研究有著極高的價值。
展區的一件「連珠紋琉璃杯」也令人著迷——「連珠紋琉璃杯」的出土將絲綢之路的開通年代提前兩百餘年。這件釉陶杯通體飾淡藍色釉,腹下部裝飾七層連珠紋,敞口小平底。該類器物為地中海文明的器形,為中西文化的產物,該類器物應屬早期玻璃器。
結合馬家原墓葬出土的實物,和相關歷史記載,很多學者認為該墓葬有可能為秦人統治下的某一支戎人(邽戎)首領墓地,對研究秦、戎歷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來源: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